灰土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厚度宜为3〜15m。当以消除土层的湿陷性为目的时,可选用土挤密粧;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增强水稳性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3.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砂石桩复合地基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砂石桩处理地基,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粉质黏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以及用于可液化地基。饱和黏性土地基,如对变形控制不严格,可采用砂石桩作置换处理。振冲桩桩体材料可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卵石、矿渣和其他性能稳定的硬质材料,不宜采用风化易碎的石料。对30kW(55kW、75kW)振冲器,填料粒径宜为20〜80mm(30〜100mm、40〜150mm)。沉管桩桩体材料可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卵石、角烁、圆烁、烁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等硬质材料,比较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冬季施工,混凝土需添加外加剂,防止受冻。上海土石方工程设计

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排桩根据支撑情况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锚拉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内撑-锚拉混合式支护结构。当以上支护方式都不适合时,可以考虑采用双排桩形式。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除悬臂式支护适用于浅基坑外,其他几种支护方式都适用于深基坑。施工要求有:(1)灌注桩排粧应采取间隔成桩的施工顺序,已完成浇筑混凝土的桩与邻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或间隔施工时间应大于36h。(2)灌注桩顶应充分泛浆,高度不应小于500mm;水下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一个强度等级进行配制。(3)灌注桩外截水帷幕宜采用单轴、双轴或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截水帷幕与灌注桩排粧间的净距宜小于200mm;采用高压旋喷粧时,应先施工灌注桩,再施工高压旋喷截水帷幕。江西土石方工程管道工程施工,接口密封严实,杜绝渗漏隐患。

建(构)筑物基坑(槽)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基坑(槽)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一、验槽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到场;(2)地基基础设计文件;(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时除外);(5)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6)基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留置有保护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二、天然地基验槽1.天然地基验槽内容(1)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坑底、坑边岩土体及地下水情况;(3)检查空穴、古井、古墓、暗沟、地下埋设物及防空掩体等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4)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5)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2.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50%取值;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粧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50%取值;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一是粧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桩身配筋率小于0.65%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的0.75倍。二是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粧身配筋率不小于0.65%的灌注桩,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0.75倍(水平位移取值:对水平位移敏感的建筑物取6_,不敏感的建筑物10mm,满足桩身抗裂要求)。选用钻芯法时,每根受检粧的钻孔数量及位置要求:桩径小于1.2m的桩可为1〜2个孔;桩径为1.2〜1.6m的桩宜为2个孔;桩径大于1.6m的粧宜为3个孔;钴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0.15〜0.25)D范围内均匀对称布置。工程施工的成品保护,避免后续施工造成损坏。

受高程控制影响既有排水沟、排水管连通的地点,应设临时泵站。切断既有排水沟、排水管道时,应经产权部门同意。(5)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检查井施工;雨天进行管道接口施工,应采取防雨措施。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口应及时进行封堵;暂时中断施工的管口应临时封堵。(6)回填土应随填随夯,防止松土淋雨;雨后回填应检测填土含水率,对过湿的土壤应采取晾晒、换填等技术措施。(7)混凝土运输与浇筑过程中不得淋雨;浇筑混凝土前应备好防水棚;未初凝的砂浆受雨水浸泡时,应调整配合比;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防雨,雨后应及时检查混凝土表面并及时修补;如未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小雨、中雨天气不宜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且不应进行大面积的混凝土露天浇筑作业;大雨、暴雨天气不得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古建筑修复施工,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留历史韵味。金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
混凝土浇筑要一气呵成,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与强度。上海土石方工程设计
综合管廊预制拼装工艺流程(1)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工艺设施,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试验检测手段。(2)构件堆放的场地应经平整夯实,并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3)构件的标识应朝向外侧。(4)构件运输及吊装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5)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对其外观、裂缝等情况进行检验,并应按设计要求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要求进行结构性能检验。(6)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复验合格。当构件上有裂缝且宽度超过0.2mm时,应进行鉴定。(7)预制构件和现浇结构之间、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8)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的有关要求。上海土石方工程设计
文章来源地址: http://jzjc.yiqiyibiao.chanpin818.com/gccb/gcgh/deta_27577255.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